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渤海的天然生态廊道,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生态环境脆弱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过去水土流失严重,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黄河流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提质增效、湿地修复等一批重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效果显著。
数据显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以山西为例,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8.03%,提升至2020年的23.5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黄河流域提升至25.25%。
于4月1日起实施的黄河保护法,将以法律形式继续守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法治力量。
被称为“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的黄河壶口瀑布,近年来呈现季节性清流。拍摄壶口瀑布20多年的当地农民摄影师吕桂明说:“立法保护黄河,是天大的好事。只有加大保护力度,让黄河流域的生态好起来,黄河水越来越清,我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监制:卫铁民、吕梦琦
记者:赵阳、王学涛
报道员:贺宇轩
编辑:李妍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山西分社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