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当阳
62岁的陈廷海
骑着锈迹斑斑的小摩托
【资料图】
来到村民席仙兰家
“这是2000元,您收好
剩下的欠款,我把稻谷卖了再还”
今年
是陈廷海还债的第17个年头
席仙兰这笔债
只是他所欠下的210户乡亲
98万元债务里的一笔
然而村民余星香却说
“在村里,陈廷海虽欠债百万
却没有一句骂名”
油脂厂老板跑路
村民的菜籽款血本无归
陈廷海是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农民
1996年,他干起粮食经纪人
从附近农户手上收购粮食
再卖往粮油厂
陈廷海言语不多
但为人实诚
他收粮食,若市价涨了
就高不就低
若市价跌了
则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
“诚信”两个字
是陈廷海的招牌
周边4个村的数百农户
都愿意把粮食卖给他
可谁也没想到
一场横祸却突然降临
2006年6月
红光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像往年一样
将当年收获的上百万斤油菜籽
交给陈廷海售卖给一家油脂厂
油脂厂老板声称周转资金不够
跟陈廷海约定分批结清菜籽款
但一天夜里,油老板跑了
仓库里的菜籽和油也不见踪影
油脂厂欠他的菜籽款共计105万元
除了陈廷海自己的7万元菜籽款外
村民们的98万元菜籽款也血本无归
立下誓言
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上
当时
镇上像陈廷海这样的
粮食经纪人有100多人
油脂厂老板跑路后
不少经纪人也“消失”了
有人劝陈廷海跑路
他摇摇头
“我跑了,欠的就是‘良心债’
一辈子都还不清了!”
和妻子刘志君商量后
陈廷海除留下些口粮
把家里能换钱的
物件、牲口和粮食都卖了还债
“他一辈子没亏欠过人
不肯被人戳脊梁骨”
刘志君最懂陈廷海的心
“我对不住大家
只要您还肯信我一次
我砸锅卖铁也会把钱还上
这辈子还不清,我儿子接着还”
210户乡亲
陈廷海和妻子一户户登门
每到一户
他都要郑重地把这话说一遍
210个承诺,一个不少!
陈廷海在农户家收购玉米
陈廷海家原有7亩多田
水稻和油菜轮种
后来又租下6亩荒田
每天凌晨5点,他就下地干活
精心管护着13亩田地
一些高低不平的碎地和田埂
被他种满玉米
像一块块金灿灿的“补丁”
陈廷海一边耕作
一边维持粮食经纪的生意
大家信任他
家家户户继续把粮食交给他
相互守望
旧债未清的情况下
乡亲们仍毫不犹豫地帮他
“我这里就2000多元
算是陈廷海欠得最少的一笔
多的一笔有两万多元”
53岁的杨志琼说
当时想过去要钱吗?
“没有”
打过欠条吗?
“没有”
不怕他跑了?
“他不是那样的人”
要是他还不上呢?
“还不上,便还不上吧”
杨志琼朴实地笑起来
“就当那一季没有种呗”
没有一个庄稼人
会真的不在乎收成
只是在她心里
还有一份更重要的“滴水之恩”
“20多年前,我们家里太穷
小孩读书交不上学费
一到报名就找陈廷海借钱
他从没推脱,也从不催着还钱”
她说
村里找陈廷海借钱读书的
少说有30户
早年陈廷海宽裕的时候
从来不忘帮衬乡亲
杨志琼的丈夫苏德兵感慨
就连平日里
买种子、化肥、鱼苗、饲料这些钱
也常是陈廷海帮乡亲们垫付
善人者,人亦善之
17年间
在陈廷海旧债未清的情况下
许多乡亲仍毫不犹豫地
借钱、借粮给他
村民余星香去年卖粮食收入3万多元
主动拿出其中2万元借给陈廷海周转
她说,“在村里,陈廷海虽欠债百万
却没有一句骂名”
还剩14万
唯一的心愿是把债还清
陈廷海的老屋
是农村寻常的三间平房
这些年,村里陆续盖起了新房
但陈廷海家中的陈设几乎没有变过
陈廷海的儿子陈超
曾以667分考入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父亲出事那年,他正准备考研
为了帮父亲还债
他做出了一个让老师和同学
都深感惋惜的决定
放弃考研,参加工作
这些年
陈超陆续帮家里还债近20万元
“或许有遗憾,但从不后悔”
陈超说
“父母都是农民
没有给我讲过什么
重信守诺的大道理
但一辈子都在用诚信教我做事做人
我相信
父亲也从未为他
17年前的决定后悔过”
如今还剩14万
那是陈廷海最后的欠款
他说
“这辈子只剩下一个心愿
把债还清”
为堂堂正正、诚实守信的陈廷海
点赞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李墨、金凌云、吴坚),图片拍摄:湖北日报记者刘曙松、三峡日报通讯员曹亚平
编辑:李永锡、卿珊
实习:邰怡昕